(北京讯)中国篮球协会近日向各CBA俱乐部发出正式通知,邀请各俱乐部根据球员本赛季表现,推荐具备代表国家队出战2027年亚洲杯资格的运动员,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中国男篮人才选拔机制迎来重要变革,旨在构建更开放、更透明的国家队组建模式。
选拔机制革新
根据中国篮协向各俱乐部下发的文件,本次推荐工作主要面向2026-2027赛季CBA联赛中表现突出的本土球员,各俱乐部可依据球员本赛季技术统计、比赛表现和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估,每个俱乐部拥有不超过3个推荐名额,被推荐球员需满足年龄在20-32岁之间、本赛季场均出场时间达到15分钟以上等基本条件。
篮协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俱乐部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主体作用,俱乐部教练和管理层长期跟踪球员训练和比赛,对球员状态、技术特点和心理素质有着最为深入的了解。”

俱乐部积极响应
多家CBA俱乐部负责人对此表示支持,广东宏远俱乐部总经理朱芳雨认为:“这种双向沟通机制能让国家队教练组更全面掌握球员信息,特别是那些在比赛中展现进步但数据不突出的球员。”新疆广汇主教练阿的江则表示,将认真评估队内符合条件的球员,重点考察其国际比赛适应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赛季CBA联赛中多位年轻球员表现抢眼,上海久事队的21岁控卫李弘权场均能贡献14.5分5.3篮板,浙江稠州的金牌后卫王奕博在组织进攻方面的进步也备受关注,这些新生代球员有望通过俱乐部推荐渠道进入国家队考察范围。
备战战略调整
2027年男篮亚洲杯将作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资格赛的重要前哨战,中国男篮教练组早已开始筹备工作,本次采用俱乐部推荐与篮协直选相结合的模式,体现了国家队选材思路的转变。
国家队主教练乔尔杰维奇表示:“我们需要建立更广泛的人才库,俱乐部推荐能帮助我们发现有潜力的球员,最终名单将综合推荐情况、技术特点和战术需求确定。”据悉,教练组将成立专门团队评估被推荐球员,包括分析比赛录像、体能数据和心理测评结果。
技术评估体系升级
为配合新的选拔机制,中国篮协同步升级了球员评估系统,除传统技术统计外,还将引入高阶数据分析,包括球员效率值、真实命中率、防守贡献值等专业指标,篮协将组建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,对推荐球员进行综合评估。
篮球评论员杨毅分析认为:“这种变革有助于打破以往选材中可能存在的主观因素,让更多在俱乐部勤勉付出但关注度不高的球员获得机会,比如本赛季在防守端表现突出的某些角色球员,可能通过推荐机制进入国家队视野。”
长期规划的一部分
这次选拔机制调整是中国篮协“振兴三大球”规划的具体实施,自2023年起,中国篮协就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,包括青训体系优化、裁判职业化建设和联赛商业化升级。

北京体育大学篮球教研室教授李杰指出:“俱乐部推荐制度在国际篮坛已有成功先例,西班牙男篮之所以长盛不衰,与其国内俱乐部深度参与国家队建设密不可分,这种模式能增强俱乐部与国家队的协同效应,形成良性循环。”
根据安排,各俱乐部需在本赛季结束后两周内提交推荐名单,国家队教练组将在随后一个月内完成评估,并公布首批集训名单,届时,新一届中国男篮将首先参加今年夏天的热身赛系列,为2027年亚洲杯做准备。
这次选拔机制的创新尝试,展现了中国篮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开放态度,也为国家队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随着俱乐部与国家队协作关系的深化,中国男篮有望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展现新的风貌。